要让城池拥有充足的兵力,首先需要确保武将的等级和战法配置达到标准。武将每次升级都能提升属性并增加带兵上限,当武将升至20级且自带战法达到10级时可进行觉醒,解锁第三个战法孔。武将进阶后能获得10点属性点,多次进阶可大幅提升属性。穿戴装备如武器、防具、坐骑等也能增强武将属性,间接提升带兵能力。部队加成包括缘分加成、阵营加成和兵种加成,触发后能显著提升整体兵力。

通过城建系统升级军营是提升城池兵力的核心手段。军营等级直接影响武将的带兵上限,建议优先升级。主城达到7级前,征兵处、兵站等军事建筑应至少升至5级,满级兵站效果为预备役上限提高23000,征兵时间缩短80%。资源调度上需优先满足城池周边建设需求,如升级营帐、修筑拒马等防御设施。同盟管理应制定明确的资源分配计划,避免资源浪费或分配失衡。

合理部署防御体系对维持城池兵力至关重要。占领城池后需及时在周边建立营帐或要塞,为后续防御提供据点支持。驻守部队的兵种搭配需合理,优先选择高防御或克制敌方主力的兵种。器械部队与主力部队需协同作战,定期检查城池守军状态确保防御体系完整。调动部队时需注意士气恢复,营帐能有效保证士气快速回复。

同盟协作是保障城池兵力的关键因素。成功攻占城池后,同盟管理需通过法令或邮件统一成员行动,规定攻城时间和分配防守任务。成员间配合直接影响城池稳定性,尤其是器械部队的协同。同盟科技和建军乐台能增加士气恢复速度,提升持续作战能力。占领的城池会成为重要战略跳板,为后续扩张提供资源加成和据点支持。
长期维持城池兵力需要注重资源整合与战略调整。攻下城池后应根据当前战局调整目标,优先巩固现有地盘或扩大势力范围。资源分配需满足城池周边建设需求,同时通过屯田和贸易稳定资源供给。武将培养方面需持续升级战法和装备,保持兵力质量优势。定期检查防御设施状态,及时修复受损建筑确保防御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