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队阵型并非由玩家手动调整,而是由系统根据舰船类型自动生成战斗序列。舰船会被划分为前排、中排和后排三个位置,其中前排舰船会优先承受敌方火力,中排和后排舰船则根据武器类型进行输出或辅助。这种自动化的阵型设计虽然简化了操作,但也要求玩家在组建舰队时必须充分考虑舰船的定位和功能搭配。
理解舰船的战斗定位是优化阵型的关键。每艘舰船的蓝图都明确标注了其默认站位,例如护卫舰和驱逐舰通常被系统分配至前排,巡洋舰和战列舰多位于中排,而航母和支援型舰船则固定在后排。玩家无法手动改变单艘舰船的位置,但可以通过调整舰队整体构成来间接影响阵型效果。需当舰队被多个敌方舰队包围时,所有舰船都可能受到攻击,因此前排的生存能力尤为重要。
前排应配置高护甲或高回避的舰船,例如装甲型护卫舰或特殊型号的驱逐舰,它们能有效吸收伤害保护后方单位。中排建议部署对中型舰有针对性火力的巡洋舰,而后排则适合放置具备范围打击能力的战列舰或提供治疗支援的辅助舰。虽然系统不允许手动布阵,但通过精心选择舰船组合,依然能形成具有战术纵深的阵型体系。
实战中需注意阵型与战术目标的匹配。攻城时建议携带对护卫舰特攻的雷利亚特级,其快速清理敌方前排的特性可显著提升效率;而防御战中则推荐配置CAS066巡洋舰作为核心,其均衡的防御性能能为舰队提供稳定支撑。当面对不同敌人时,应及时更换舰船类型而非试图调整阵型,这是适应自动阵型系统的正确思路。
舰队在撤退返回时若未使用工程局加速,其航行轨迹可能暴露基地位置;而增援功能虽然能突破指挥值限制,但会导致舰队失去曲速航行能力。这些细节都需要在战略层面预先规划,避免因操作不当削弱自动阵型的实际效能。优秀的指挥官不是与系统对抗,而是善用其规则创造优势。
最终要强调的是,阵型只是战斗要素的一部分。资源管理、科技研发和同盟协作同样重要,过分追求完美阵型而忽视整体发展反而会适得其反。建议新手先掌握基础舰船特性,再逐步研究高级搭配方案,这样才能在自动阵型框架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战斗风格。